工业上冶炼镁一般用氯化镁而不是用氧化镁的原因:一是氯化镁熔点较低,耗能少。氯化镁的熔点:714
°C,氧化镁的熔点:2852℃;二是氧化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杂质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MgCl2=Mg(阴极)+Cl2↑(阳极)
氯化镁、氧化镁都属于离子晶体,而氧化镁晶格能很大,很稳定。
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镁而不用电解氧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因为电解氧化镁耗能极大,且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价格十分昂贵,并且因为氧化镁熔点高,不容易操作,所以选择电解氯化镁。
氯化镁通常分为无水氯化镁和六水氯化镁。所谓的无水氯化镁及不含有结晶水的氯化镁分子式为——MgCl2;而六水氯化镁它包含了六个结晶水其相关的分子式为——MgCl2·6H2O。工业上往往对无水氯化镁称为卤粉,而对于六水氯化镁往往称为卤片、卤粒、卤块等。无论是无水氯化镁还是六水氯化镁他们都有一个通性:易吸潮。
水合的氯化镁加热时失水和部分生成和碱式氯化镁。
MgCl2+H2O=Mg(OH)Cl+HCl↑(条件:加热)
无水氯化镁可由氯化铵和六水合氯化镁的混合物,或由氯化铵——六水合氯化镁的复盐在气流中脱水而制成。 将等摩尔的MgCl2·6H2O和NH4Cl溶于水,在温度稍高于50℃的水溶液中以复盐形式结晶出来,保持原来温度与母液分开。再进行一次重结晶。 稍加干燥趁热装入石英舟中,将舟放在石英管中进行脱水操作,通入干燥的气体,同时升温至100℃脱水3h,再升温至250℃ 1h,然后再升温至400℃ 1h,后在短时间内熔融,并通CO2气体以驱逐HCl气体,得到的无水氯化镁可保存在的保干器中。 也可将复盐NH4Cl·MgCl2·6H2O放在真空炉内,在减压下加热至200℃脱水,这样气体的用量可以减少。 海水制盐时的副产物卤水,经浓缩成光卤石(KCl·MgCl2·5H2O)溶液,冷却后除去氯化钾,再浓缩、过滤、冷却、结晶而得。
氧化镁(MgO)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镁的原料。
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属于胶凝材料。白色粉末(淡黄色为),无臭、无味、是典型的碱土金属氧化物。
暴露在空气中,防水材料用氯化钙价格,容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成为碱式碳酸镁,轻质品较重质品更快,与水结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镁。
满意答案futnh14级2009-06-09带,6个结晶水 补充: 分子结构问题 补充: 当物质溶解于水时,有一部分溶质分子和溶剂(水)分子化合生成溶质水合物分子。即在溶液里,溶质分子和水分子具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当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的时候,在生成的晶体里,也就含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称为结晶水。但并不是所有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里都含有结晶水。大多数盐的晶体都是由带不同电荷的离子组成的、当这些盐溶解在水中时,每个阴离子会吸引极性水分子的正极一端而维系着几个水分子,从而形成水合离子。因为阳离子通常都比阴离子小,所以与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远比阴离子强,每个阳离子会吸引水分子的负极一端,并联系几个水分子在其周围,形成比较稳定或相当稳定的水合离子,以致有些盐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内仍带有一定个数的水分子而形成结晶水合物。阳离子水合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阳离子的大小和所带电荷的多少。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电荷越多,水合能力就越大。例如,在碱金属中,河北地区氯化钙供应商,除半径小的 Li+、Na+离子具有一定的电场强度,能形成水合离子外,其余的K+、Rb+、Cs+离子都不易形成水合离子。对碱土金属来说,由于它们的电荷增多,半径减小,电场强度增大,因而它们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也就增大。不过这种倾向,同样随着碱土金属离子半径的加大而减小。
阳离子所吸引的水分子数,称为该离子的配位数,它同样与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有关,半径较大、电荷较多的阳离子,既有一定的电场力,并有可能把较多的极性水分子吸引在它的周围而配位。如果离子的半径小、电荷少,则配位着的水分子数目也少,而且不稳定,易于失水。Be2+、Mg2+虽然都是二价离子,但Be2+的离子半径比Mg2+的小,所以Be2+配位着的水分子数目比Mg2+的少。而半径较大的Mg2+可形成六水合离子Mg(H2O)2+6,在镁盐晶体中多带有6个分子结晶水.
2 原理
试料用水溶解.在氨性缓冲条件下(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氯化镁量.
3 试剂
3.1盐酸,1+1.
3.2氨性缓冲溶液,氯化钙,pH10:
称取67.5g氯化铵溶于水中,加570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3.3三溶液,1+10.
3.4铬黑T指示剂:
称取1g铬黑T与50g预先于105℃~110℃烘干的氯化钠研细,混匀,贮存于磨口瓶中.
3.5氧化镁基准溶液,0.05mol/L:
称取1.0078g预先在950℃~1000℃灼烧1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氧化镁[w(MgO)≥99.99%],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盖上表皿,由杯嘴慢慢加入20mL盐酸(1+1),加热煮沸溶解,冷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6 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5mol/L:
3.6.1配制:
移取3份40.00mL0.05mol/L氧化镁基准溶液,分别置于400mL烧杯,加水至约250mL,加5mL三溶液(1+10),搅拌后加15mL氨性缓冲溶液(pH10)及少许铬黑T指示剂,煤矿用国标含量氯化钙,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紫色即为终点.当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的极差≤0.10时,计算其平均体积V,否则,应重新标定.
按下式计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式中:c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1——氧化镁基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移取氧化镁基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3份氧化镁基准溶液所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平均体积,mL.